沒有人生來就會領導人的,尤其是天性散淡的才子佳人。只是經(jīng)不住功名利祿的引誘,每日動心忍性,一步一步爬到這個位置。
突然間發(fā)現(xiàn)工作的對象變了,不再有無數(shù)的計劃書要寫、無數(shù)的客戶要見,而是淹沒在會議與E-mail里。
“可別小看了這堆Mail。表面上彬彬有禮,里面不知埋著多少圈套,就等著你鉆進去!币粋剛上任的CEO大發(fā)感慨。大概吃過幾次實話實說的虧,如今的他講起話來十分“外交辭令”,并且總結出一條金律“對原則性的問題要飛快地表示贊同,對細節(jié)性的問題表態(tài)則須萬分慎重”。比如:可以大談特談“創(chuàng)意一定要新銳、獨特、有品位”,但具體實施時到底是讓這個女人戴花還是讓那個男人戴花,則不可輕易發(fā)表意見。經(jīng)驗來自于血的教訓。他曾經(jīng)對一個拍廣告的模特表示不滿,并指示換人,結果被換掉的模特竟是香港總部老板的新情人。連護官符還沒搞到手就燒起新官三把火來,不燒到自己才怪。
有很多第一次當CEO的人對自己的權威不夠自信。為了強化權威,時時刻刻想的就是“管”人。有個剛上任不久的年輕CEO居然開口就說:“員工其實就是管理層的對立面!比绾螌Ω哆@些對立面呢?他的做法是一個一個談話,威脅利誘大家不要拉幫結派,否則就會被解雇。結果拉幫結派的人倒一個沒有,他的個個擊破的管理戰(zhàn)術卻傳遍了圈內,成為飯后笑談。
還有一個CEO更離譜,由于行業(yè)經(jīng)驗淺薄,只徒有一個洋學歷,有些心虛。于是拼命地否定員工的提議,想借此樹立權威。有人推薦A當項目經(jīng)理,他必定不同意,另外選一個B;大家覺得A方案好,他一定拍板B方案。而且越是資深員工的建議,他越是要駁回。三四個回合之后,他的權威是有了。沒人再和他爭執(zhí),但不久后幾個資深的員工紛紛跳了槽。總部覺得這里的風聲不太對,派人做了員工調查后,與權威CEO提前解約,并高薪請回了幾位資深員工。屈指一算,這位權威CEO在公司僅呆了29天。
如果你以為CEO都是高薪那你就錯了。對于從未當過CEO的人來說,能和這個職位發(fā)生關系比拿到更多的報酬更有價值。前不久遇到一個十分低調的泰國老板,在國內投資了多家大型購物中心。他爆料說,他手下大大小小的CEO不下20個。有些小CEO的年薪比中層經(jīng)理的還要低。泰國老板的如意算盤是:“只要年薪便宜,他想當什么CEO都行!
不管什么行當都是欺生的,看來CEO這一行也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