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慮到穿高跟鞋、鉛筆裙可以讓自己顯得更專業(yè)、更有女人味,許多職場女精英爽快地向牛仔褲、運動鞋握手言別。她們顯然沒有意識到,這其實是個性向職業(yè)妥協(xié)的第一步。
大部分人能勝任這種妥協(xié),甚至不覺得這是一種妥協(xié),而是“應該”如此。
然而隨著職業(yè)需求的不斷升級,“應該”還是“不應該”變得越來越讓人困惑。
25歲的薇薇,在廣告公司奮戰(zhàn)兩年后進入瓶頸狀態(tài)。新上任的獨身男老板熱愛夜生活,喜歡找男男女女的同事一起出去泡吧。每次薇薇總是微笑著拒絕,第一,不喜歡泡吧這種娛樂方式;第二,就算是泡吧的話,也不想和老板一起泡。然而不久后她發(fā)現(xiàn),公司的業(yè)務漸漸跑到喜歡和老板一起夜生活的人手里去了,而她則蛻變?yōu)槟切┤说母笔。在這一輪的職場競爭中,她莫名其妙敗下陣來。
是老板的愛好不合常理?是同事采取了“不應該”的競爭手段?還是自己“應該”忘記個人喜好,踴躍地參加到泡吧夜生活中去呢?
究竟應該為職業(yè)犧牲多少呢?
當薇薇為自己的妥協(xié)底線苦苦掙扎的時候,有的人卻在向更大的妥協(xié)挺進。
一位金融行業(yè)的銷售人員,遍閱眾多“銷售寶典”之后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有個致命的弱點——眨眼的頻率太高。根據(jù)寶典,頻繁眨眼容易給人不穩(wěn)重、不自信甚至不誠實的感覺。他決心向這個“惡習”挑戰(zhàn)。之后的兩周內,他每天晚上對著鏡子練習,盡量減少眨眼的頻率,F(xiàn)在的他每兩分鐘才眨一次眼,并且習慣成自然,給人的感覺是他這個人天生不愛眨眼。
對于職業(yè),很多熱愛生活的人的美麗夢想是:職業(yè)是職業(yè),生活是生活,兩者涇謂分明,井水不犯河水。只是在職場的階梯上,走得越高,越會發(fā)現(xiàn)這是個不能完成的使命。要么向職業(yè)妥協(xié),要么向生活妥協(xié)。一天只有24小時,多做一小時的工作,就必定少睡一小時的覺,道理就是這么簡單。
只不過,有些人妥協(xié)得很聰明。拿上面陪老板泡吧的例子來說,有的同事只在最初的幾次去泡了。和老板混熟了、彼此十分信任了之后,讓老板明白,自己實在不喜歡泡吧,然后即時抽身出去。既穩(wěn)住了事業(yè),又保全了生活。反而是那些次次陪老板泡吧的人,被老板懷疑是否工作量不夠飽和?
還有一些人呢?既不愿意妥協(xié),又不甘心從此放棄職場的名利,只能每天向人抱怨、夜里做惡夢去了